行业资讯
融资平台领导融资保守被撤职深度点评
00 楔子
近日传出新闻,,,,,,,天津市委决定对在工作中存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的3名市管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严肃问责。。。。。。。其中,,,,,,,有2名为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。。。。。。。
官方公布的问责事由如下:
1、思想保守,,,,,,,积极主动作为意识不够;;;;;;
2、轨道交通集团主业发展缓慢,,,,,,,融资意识弱,,,,,,,与其他城市相比,,,,,,,地铁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均有明显差距;;;;;;
3、没有及时利用新的融资方式加快我市轨道交通建设,,,,,,,错失发展良机;;;;;;建设周期不断延长,,,,,,,建设费用急剧扩大;;;;;;
4、轨道运营管理不善,,,,,,,成本控制不力,,,,,,,资源利用效益差,,,,,,,没有盘活优质地铁资源。。。。。。。
据了解,,,,,,,天津本是中国大陆第2个拥有地铁的城市。。。。。。。然而近年来,,,,,,,南京、重庆、武汉、成都等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奋起直追,,,,,,,目前总里程都已经超过了天津。。。。。。。天津轨道交通的发展,,,,,,,相对而言已经算是缓慢了。。。。。。。这或许是问责事由的背后事实。。。。。。。
01 新闻点评:冒进融资会被罚,,,,,,,保守融资会被撤
我之前写过一篇:除了平台与地产,,,,,,,金融还能做什么?????除了金融,,,,,,,我们还能做什么?????“的文章,,,,,,,狠狠的吐槽了我们金融从业人员的不易与迷盲。。。。。。。现在才发现,,,,,,,金融去杠杆下最痛苦的不是我们,,,,,,,而是融资平台的人员。。。。。。。
之前已经传来多地融资平台的相关人员,,,,,,,因为之前融资过程中的种种不规范,,,,,,,而被财政部处罚的新闻。。。。。。。在去年开启的去杠杆大潮中,,,,,,,金融行业资金不足,,,,,,,融资平台融资受限。。。。。。。在资金压力之下,,,,,,,很多往日高贵而且骄傲的平台领导都开始出来卖(债)了。。。。。。。
融资平台受到限制之后,,,,,,,直接影响国内的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。。。。。。。据财新新闻报道,,,,,,,今年上半年,,,,,,,天津、湖南等6个前几年融资活跃的省份地区,,,,,,,今年的投资增速出现负增长。。。。。。。投资负增长给地方政府施加了压力,,,,,,,带来了地方政府领导的关注。。。。。。。
于是乎,,,,,,,出现了融资平台因为融资不力而受到处罚的新闻,,,,,,,似乎也并不奇怪。。。。。。。
现在的形势对于融资平台人员而言,,,,,,,冒进融资会被罚,,,,,,,保守融资会被撤。。。。。。。
笔者一再认为,,,,,,,融资平台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另类。。。。。。。我曾经写文将其形象的比喻成“财政、金融与国资这三者融合的产物!”对于平台又爱又恨,,,,,,,时打时拉的矛盾心态及举措,,,,,,,着实令人难解。。。。。。。
在中国这样一个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型中的国家,,,,,,,对于这一新型形势下的新生事物,,,,,,,没有现成理论可以解释。。。。。。。
如果不能对于城投本质的透彻理解,,,,,,,一味基于当下问题,,,,,,,实施危唬唬;;;然鹗降恼策,,,,,,,对于中国的经济将会产生重大危害!
可以说,,,,,,,谁搞懂了融资平台,,,,,,,谁就搞懂了中国经济。。。。。。。
02 新猫论:“融资平台是只薛定谔的猫”
近年来,,,,,,,流行以薛定谔的猫来说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。。。。。。。薛定谔的猫是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思想实验,,,,,,,实验中的猫处于一种既不生也不死,,,,,,,既死又活的状态。。。。。。。这种状态直接否定了逻辑规律中的排他率。。。。。。。没有学习过现代物理学知识的人,,,,,,,依照直觉思维很难理解。。。。。。。
融资平台就是这样一种违背逻辑的存在。。。。。。。融资平台当前也正处于一种不生不死的纠缠状态。。。。。。。
依照当前的现实,,,,,,,融资平台是一家国有控股的企业,,,,,,,为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融资,,,,,,,投资的项目都是公益性的性质的项目,,,,,,,这些项目具备公共产品的属性,,,,,,,通常都是由公共财政来提供。。。。。。。因此,,,,,,,融资平台发挥的是第二财政的作用。。。。。。。事实上,,,,,,,有很多地方融资平台的工作,,,,,,,就是由本地财政部门协调指导。。。。。。。
融资平台融“国资、金融、财政”于一身,,,,,,,依形势变化与地方政府需要,,,,,,,时而体现为国资,,,,,,,时而体现为金融,,,,,,,时而体现为财政。。。。。。。正是因为融合了相互冲突矛盾的事物,,,,,,,才使得对于融资平台很难把握。。。。。。。
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特点,,,,,,,是因为:
1、在我国的预算体系之下,,,,,,,国有企业纳入资本运营预算,,,,,,,只有入股、分红等才纳入财政预算,,,,,,,而在政企分离之下,,,,,,,国有企业的投资与经营属于企业自主行为,,,,,,,不受财政约束;;;;;;
2、另外,,,,,,,国有企业能够融入资金,,,,,,,作为融资交易对手方的金融体系,,,,,,,相关配合也是不可或缺。。。。。。。
融资平台的身份矛盾体现在顶了其本身不必顶的位置,,,,,,,发挥了不必由其发挥的作用。。。。。。。但是城投发挥的作用对于中国经济又是不可或缺的。。。。。。。如果没有人去发挥这一作用,,,,,,,中国经济可能早已经崩溃。。。。。。。
融资平台(文中以城投一词混用)导致的问题具体表现是:
1、通过融资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,,,,,,,拉动了中国经济;;;;;;
2、但是同时又积累了巨额债务。。。。。。。同时,,,,,,,这一债务虽然与财政高度相关,,,,,,,实际举借时又没有经过更高(中央)财政部门的核准,,,,,,,也没有进入财政预算体系。。。。。。。
3、融资平台执行地方政府意志的时候,,,,,,,又可避免的导入地方利益的竞争格局,,,,,,,出现过度举债。。。。。。。必需债务与无序举措的债务,,,,,,,难以分清。。。。。。。
城投产生的问题或者矛盾具体是如何产生的呢?????
不同系统之间的冲突。。。。。。。
对于中央政府而言,,,,,,,为了防范宏观经济过快下行,,,,,,,必须要进行刺激政策。。。。。。。在产业升级没有完成之前,,,,,,,原有产业中的资本过剩,,,,,,,无法承接更多新增的投资。。。。。。。投资被迫投向基础设施与房地产这两个领域。。。。。。。因此,,,,,,,中央要求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,,,,,,,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来拯救经济。。。。。。。
对于地方政府而言,,,,,,,发展地方经济和响应上级政府的积极财政,,,,,,,面临着资金如何解决的问题,,,,,,,而只有摆脱现有财政约束,,,,,,,问题才能够解决。。。。。。。融资平台正好能够在不受财政约束的情况下,,,,,,,借助金融体系的融资配合,,,,,,,解决资金问题。。。。。。。对于融资平台而言,,,,,,,公共产品投资的属性,,,,,,,决定了单纯依靠投资项目本身现金流无法进行,,,,,,,要有效履行地方政府确定的职责,,,,,,,必须要有地方政府的各类支持,,,,,,,包括国有资产注入与政府信用支持。。。。。。。
对于金融体系而言,,,,,,,要配合地方政府响应中央政府的积极财政,,,,,,,同时为自己带来收入业绩,,,,,,,必然放开融资。。。。。。。但是由于融资项目的公共产品特性,,,,,,,项目本身现金流不足以偿本付息,,,,,,,必须要有财政作为支持。。。。。。。如果财政不对这些融资提供支持,,,,,,,这将是金融体系的重大灾难。。。。。。。
对于中央财政体系监管者而言,,,,,,,如果任由地方债务无序扩张,,,,,,,财政纪律荡然无存,,,,,,,长此以往未来将给财政稳健性带来重大隐患。。。。。。。因此,,,,,,,财政部门必须制止这些不规范的以财政为信用支持的融资行为,,,,,,,或是将以财政为信用支持的融资纳入预算体系。。。。。。。
不同体系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。。。。。。。唬唬;;;蛐碚馐侵把胄杏氩普部门互怼的原因。。。。。。。这些冲突,,,,,,,也导致了融资平台当前的不生不死的纠缠状态。。。。。。。
从系统论的角度,,,,,,,子系统基于自身利益诉求而导致的冲突,,,,,,,单凭子系统无法调和,,,,,,,必须依靠更高层面的系统进行调和。。。。。。。
为了更高层面的诉求,,,,,,,可以或者必然要牺牲某个子系统的某些利益诉求。。。。。。。到底应该牺牲哪个子系统的哪些利益诉求,,,,,,,这是个关键问题。。。。。。。想要面面俱到的政策,,,,,,,往往只能适得其反,,,,,,,面面都难以照顾得到,,,,,,,甚至导致母系统崩溃。。。。。。。
03 融资平台的历史使命:资本过剩下的非理性投资
我武断认为,,,,,,,政策之所以对于子系统的利益无法做出正确的取舍,,,,,,,关键是没有理解凯恩斯理论的精髓。。。。。。。
中国这些年比较吊诡的是:
一方面实际政策在按照凯恩斯的理论进行实施,,,,,,,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;;;;;;
另一方面,,,,,,,舆论与学术都在以批评凯恩斯主义为时尚。。。。。。。
而据我的观察,,,,,,,当前国内很多经济学家包括一些知名经济学家,,,,,,,根本没有深入研究过凯思斯的理论。。。。。。。作为一个通读过《通论》不亚于十遍的凯恩斯思想的追随者,,,,,,,我从他们的言论中,,,,,,,可以推断这些人都甚至没有完整的读完过凯恩斯的《通论》一书。。。。。。。
首先,,,,,,,我强调一点,,,,,,,凯恩斯思想和凯恩斯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。。。。。。。凯恩斯主义产生于特殊利益的需要或者批判性思维的欠缺,,,,,,,是对凯恩斯思想的扭曲、简化或者教条化。。。。。。。凯恩斯思想的精髓是科学的实证主义和批判性的思维,,,,,,,而不是具体的关于货币政策或是财政政策如何实施的结论。。。。。。。任何一种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际分析的观点,,,,,,,哪怕曾经出自凯恩斯的著作,,,,,,,本质都是对于凯恩斯思想的扭曲。。。。。。。
凯恩斯的经典著作《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,Interest and Money》国内翻译为《就业、利息与货币通论》,,,,,,,实际上更符合原意的翻译是《关于就业、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》。。。。。。。这个一般理论的建立,,,,,,,是在批判原有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,,,,,,,试图建立起一个更加一般的解释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。。。。。。。只不过,,,,,,,凯恩斯撰写著作的时候,,,,,,,正好处于资本过剩导致经济萧条的阶段。。。。。。?????魉菇飧鲆话憷砺墼偬厥饣糜诮饩龅笔本孟窒裼胩岢鼋饩龇桨甘,,,,,,,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结论。。。。。。。
碰巧的是,,,,,,,当前中国的经济现像高度类似凯恩斯撰写著作的时代。。。。。。。这使得我们直接应用凯恩斯的具体结论,,,,,,,很多时候也正好可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。。。。。。。然而,,,,,,,因为对于凯恩斯理论缺乏深刻理解,,,,,,,使得中国的宏观政策实施过程中,,,,,,,没有政策自信,,,,,,,政策一再出现反复。。。。。。。
另外,,,,,,,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也没有根据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,,,,,,,本来还可以做得更好。。。。。。。
凯恩斯主义适用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是,,,,,,,中国经济近十年,,,,,,,从2008年以来,,,,,,,进入了资本相对过剩的阶段。。。。。。。在资本过剩的时候,,,,,,,由于经济各个子体系的利益冲突,,,,,,,使得经济可能出现停滞。。。。。。。经济体系会出现,,,,,,,人们的生活水平相比之前经济没有发展而资本稀缺之时还要更差的“反常”现像。。。。。。。
美国人在1929年之后几年的生活水平,,,,,,,相比1900年生产力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,,,,,,,反而还要更低。。。。。。。这是一个确切的实证例子。。。。。。。
正如根据常识无法理解量子力学的违背逻辑的不确定性理论一样,,,,,,,根据常识,,,,,,,人们同样无法理解宏观经济学的这种反常现像。。。。。。。这种反常,,,,,,,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,,,,,,,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出现冲突的外在表现。。。。。。。马克思称之为“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私有化”的矛盾。。。。。。。
正如之前提到的系统论,,,,,,,每个子系统之间的利益冲突,,,,,,,依靠子系统自身难以调和,,,,,,,可能导致母系统崩溃,,,,,,,必须要有更高系统的取舍。。。。。。。这是宏观政策实施的理论基础。。。。。。。
宏观政策实施时,,,,,,,通常优先选择货币政策,,,,,,,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相对更加宏观,,,,,,,对子系统的影响相对均衡。。。。。。。相比微观的财政政策,,,,,,,货币政策对于子系统的干扰会更少。。。。。。。
一般当货币政策遭遇“流动性陷阱”时,,,,,,,才会推行财政政策。。。。。。。凯恩斯的思想,,,,,,,本身承认宏观政策的负面作用,,,,,,,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。。。。。。。
中国近十年来经济的成功,,,,,,,正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凯恩斯主义的胜利。。。。。。。
财政投资是一种非理性投资,,,,,,,本身就不应该受财务约束的投资。。。。。。。依照金融的现金流覆盖原则,,,,,,,这些投资根本不应该进行。。。。。。。反过来说,,,,,,,如果依照金融原理就能够(应该)进行投资的话,,,,,,,那么财政投资就失去了必要。。。。。。。
地方融资平台正是以不符合(微观个体)经济理性的投资,,,,,,,满足了更高系统的需求。。。。。。。当前对于融资平台的政策反复,,,,,,,或许正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。。。。。。
我根据凯恩斯的理论,,,,,,,总结逻辑推理的过程如下:
1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,,,,,,,原有产业没有及时转型升级。。。。。。。在此过程中,,,,,,,过多的储蓄导致资本过剩,,,,,,,如果仍然投资于原有产业,,,,,,,将会导致原有产业产能过剩,,,,,,,摧毁原有的经济体系。。。。。。。
2、资本过剩使得资本回报降低。。。。。。。现代经济的特征,,,,,,,(权益)资本与企业家充当经济发展的能动要素。。。。。。。而资本与企业家的动机来自于利润与超额收益。。。。。。。当资本回报降低和超额收益失去的时候,,,,,,,资本与企业家失去动力,,,,,,,劳动力要素无法发挥作用。。。。。。。经济出现衰退或者萧条。。。。。。。
3、为了消化过多的储蓄导致的资本过剩问题,,,,,,,要求货币政策宽松,,,,,,,降低资金成本,,,,,,,提高(权益)资本和企业家的回报,,,,,,,以增强他们的开展经济活动的动力。。。。。。。另外,,,,,,,财政直接将过量储蓄投资于没有回报(或者回报低于社会整体资本回报率)的领域,,,,,,,也能分流部分储蓄。。。。。。。财政投资的低(无)效率,,,,,,,是维持宏观经济运行的代价。。。。。。。是否需要实施财政政策,,,,,,,同样需要依据经济理性进行权衡取舍。。。。。。。
财政投资最明显的负作用,,,,,,,是挤出了原本更高效率的社会投资。。。。。。。评判财政政策是否挤出民间投资的关键指标是利率变化。。。。。。。如果财政投资的同时,,,,,,,利率上升,,,,,,,说明资本不足,,,,,,,民间投资受到影响。。。。。。。中国前十年的情况是,,,,,,,利率一直维持在低位。。。。。。。未来是否还能维持低利率,,,,,,,是刺激政策是否还要持续的关键变量。。。。。。。
4、预算体系内的财政政策宽松力度不够,,,,,,,不足以支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以及经济增速的对于投资规模要求。。。。。。。
或者说,,,,,,,在原有产业中的资本过剩时,,,,,,,基于个体经济理性的投资必然不足。。。。。。。既然设定了经济增速的指标示,,,,,,,就必然相应要求一定的财政投资。。。。。。。预算内的财政赤字不够,,,,,,,这才催生了融资平台的发展与债务扩张。。。。。。。
因此,,,,,,,融资平台以自身的不规范和不符合财政子系统的行为,,,,,,,恰恰符合了比财政子系统层级更高的经济系统的需求。。。。。。。
04 融资平台的发展前景:老兵不死 只是逐渐凋零
根据前面的分析,,,,,,,当前融资平台的乱像,,,,,,,就是经济系统(高级系统)设定的指标对于财政投资的需求,,,,,,,和财政部门(低级系统)在现有预算约束指标下能够提供的财政投资的供给,,,,,,,这两者不能平衡。。。。。。。两者的差额,,,,,,,则由融资平台提供。。。。。。。
未来政策对于融资平台而言,,,,,,,符合逻辑的做法就是:
1、要么取消经济增速的指标,,,,,,,任由经济系统调整。。。。。。。这种形势下,,,,,,,融资平台的意义将会失去。。。。。。。
2、要么设定经济增速的指标后,,,,,,,估计货币政策下能够达到的增速和这一指标的差额。。。。。。。这一差额必须要由财政政策提供。。。。。。。如果必须由财政政策提供,,,,,,,那么无疑需要选择成本最低的形式,,,,,,,国债或是地方政府债无疑比城投债务成本更低。。。。。。。
3、当前的做法是融资平台在经济系统与财政系统的目标冲突之间,,,,,,,得以存续。。。。。。。冲突不断,,,,,,,融资平台仍然有存续的价值。。。。。。。
融资平台,,,,,,,老兵不死,,,,,,,只是逐渐凋零!